二师兄总路过修罗场 声声误 4569 字

第 155 章

  “勉为其难。”



  凌丹阙又哼了一声,生怕到手的威风活计飞了,抬手拍拍副将的肩膀,那双长在天上的眼没察觉副将和周围人哭丧的脸色,志得意满道,



  “放心,只要你们乖乖听我的,何愁大事不成?”



  “是啊,何愁大逝不成。”



  副将绝望呢喃。



  作者有话说:



  第136章云之下烟火人家



  月耀星明,灰蓝云雾之间,一条由无数星辰组成的流光玉带横亘于东西天上,星河流转间,远处桂殿兰宫被云雾半遮半掩,仿若梦中才有的仙人居所。



  神殿几个长老将扶旸的赋灵书贬得一文不值后才意识到被虞渊耍了,连忙追了出去。虽然虞渊的赋灵也并未成功,但他们忙着安慰扶旸,已是无暇顾及他。



  虞渊大大出了口恶气,为防那几个小心眼的老头儿秋后算账,他没回神殿,只将自己整个人陷进厉善塔附近最柔软的一团云中,在宁谧星河间静静晃荡。



  就在他舒服得快要睡过去时,那团柔软的云朵却被人拨开,九长老满是褶子的放大的脸凑了过来,将虞渊的瞌睡虫全部吓飞。



  他瞪大一双湿漉漉的桃花眼,霎时间从云中坐起,语气挺沉:



  “是什么给了你我不打老头儿的错觉?”



  九长老袖着手,整个人像失了水分的干瘪橘子,但身板却挺得笔直,显得短小精悍。



  他用在学堂讲学时那般令人烦不胜烦的语调平铺直叙:



  “今夜有晚课,神尊该去进学了。”



  “不是……”



  虞渊有些懵,他想过九长老出现在此地的无数原因,譬如为扶旸出气,痛斥他责骂他处罚他,还为此想出无数种见招拆招的招式,保管把这些老头气得心梗。



  可九长老居然只是让他去进学?



  他此刻就好比在深山中苦练刀枪剑戟十八般武艺的少年侠客,下山后直冲着武林盟主的位置去,结果到了武林大会现场,却发现台上不比武艺,比的是绣花,让他一腔才华无处发挥,狗咬王八无处下嘴。



  “你来找我,就只是为了让我去上晚课?神殿都乱成一锅粥了,你还想让我进学!我不去!死也不!”



  “无妨。”九长老语气不变,抬手变换出书卷,“传道授业不分地点,既然神尊不愿去学堂,在这里讲也是一样的。”



  苍老悠长的语调在云海之中传开,云朵饱汲知识,颜色由灰蓝变成稳重端庄的深灰,飘浮的高度也低了几分,沉甸甸地要落下泪来。



  “你是有什么毛病不成,我的意思是不想去吗,我是不想见你们神殿的每一个人!”



  “夫禀二气而生,居三才之际……”



  “你不管扶旸来管我干嘛,我警告你,我可没他那么好的脾气。”



  “灵于万物者,谓之最灵;灵于最灵者,谓之神圣……”



  “我撸袖子了,我真的要揍人了!”



  “……代天地而理万物者也,于是因言以立道,因道以制名。”



  “算我求你,别念了行吗?”



  “……”



  此后数百年,每当虞渊闹脾气不肯进学,甚至将神殿弄得鸡飞狗跳趁乱离去时,九长老便通过这种方式补他落下的进度。



  无论他藏在哪片云里,变成浩瀚星河里的哪颗星星,九长老都能准确找到他,然后来到他旁边,不顾他的威胁反对,手捧经卷,严肃地讲解其中每一个字句。



  虞渊十分好奇这老头的眼睛都小成两道看不见的缝了,为什么每次都能逮住他。



  明明他藏得极好,神殿里的其他人就从没发现过他。



  但转念一想,神殿里的其他人或许从来没有想过要找他,他又释然了。



  翘课躲藏的游戏玩了几百年后,虞渊逐渐腻味,反正摆脱不了,他索性躺平接受,每日坐在厉善塔背面的云海边,托腮听九长老用昏昏欲睡的语调念昏昏欲睡的典籍。



  偶尔云雾消融,晴空初霁时,人间的万家灯火便会映入眼帘,远远描摹出城池村落的轮廓。



  这时九长老便会停下授课,和虞渊一道自天外欣赏此番光影变幻,直至云雾再次将其遮蔽。



  虞渊偶然发现此番美景时第一个告诉的人其实是扶旸,但扶旸总是很忙,几百年了也没来陪他看过,不曾想居然便宜了这老头。



  “今日老夫要讲的是一本新的典籍,名唤《三字经》,其第一句话是‘人之初,性本善’……”



  “等等,老头儿,那不是人学的东西么?”



  虞渊从灯火迷离中回神,无比抗拒,“我又不是人,为什么也要学?”



  他心想若是这老头也敢对他说什么您天生就该爱世人爱众生的废话,他就立马拂袖而去。



  也就九长老有这待遇,换成其他人肯定免不了被他踹下云海的命运。



  整个神殿上到长老,下到仙侍都知道虞渊讨厌人,他也从不掩饰这一点。



  懵懂时期险些被人当怪物烧死的经历始终让他耿耿于怀。



  “因为不懂,所以要学。神尊知道什么是人吗?”



  “一种十分脆弱的生物,贪婪,自私,懦弱,愚昧,只有短短几十年可活。”虞渊凭着自己的印象与他人口中的只言片语总结道。



  “凡世有两袖清风之官,无贪;有为生民立命之贤,无私;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之侠,无畏;有有教无类传播民智之圣,无愚;还有那修道之人,有移山填海之力,可得长生,既不脆弱也不短命。俗世之中千人千面,乃至一人千面,神尊只见过海中一粟,未见众生相,何谈知人?”



  “您与扶旸神尊是一样的,天生便有拯救众生的能力,需修炼的只是一颗怜悯世人的心。若要修心,先知道什么是人,再决定爱不爱好了。”



  “你真认为我和扶旸是一样的?”虞渊心里一动,怀疑地眯着眼。



  “神尊也是好孩子。”



  “……”



  此后数年,九长老孜孜不倦地给虞渊讲着人的故事,也讲人间的学说,让虞渊从方方面面了解何谓人。



  待《三字经》学完以后,虞渊对九长老的态度软化不少,至少认定他和神殿的所有人都不一样。



  他也曾不经意问过九长老,为何知道那么多关于人间的事。



  那时九长老和虞渊一起看着十四州的灯火,摸了摸胡子,眼中流露出深切怀念与虔诚:



  “因为在成为神殿长老之前,老夫也曾是个凡人。”



  “那你在凡间都做什么?”



  “开一间私塾,教书育人。”



  “难怪。”



  “什么?”



  虞渊轻轻地哼了一声,从云团上起身,矜持道:



  “我说,我对人可能稍稍有些改观了。”



  他往云海中走了两步,故意不去看九长老,乘着夜风张开双臂,兴致勃勃地道:



  “若是有机会,我一定要亲自去人间看看你说的人生百态是不是真的。”



  这次九长老没有接话,只是沉默。



  那时虞渊眼底还闪着期待的亮光,还在兴致勃勃地规划着自己的往后。



  他背对着九长老,自然也没注意到他眼中纠结复杂的情绪。



  “其实,人间没你想得那么好。”



  “人也没有。”



  作者有话说:



  第137章厉善塔故地重游



  “九长老已被您斩杀了啊。”



  轻声细语如惊雷般将虞渊游离的神魂震回躯壳。



  那侍女趁着虞渊愣神的工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,偌大寝殿之中,一切事物似乎都扭曲抽离了起来,荒唐凌乱地汇聚成漩涡,将虞渊裹挟在内。



  他开始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沉浸在虚幻的梦境中,还是屈居于残酷的现实下。



  就连投映在地上的影子也微微晃动着,仿佛在对他进行一番张牙舞爪的嘲讽。



  不,不是仿佛。



  虞渊瞳孔一顿,殿内长生烛火恒定,羽纱垂地,无一丝波澜,他也没动,但那影子确实在这般风平浪静的情况下,一晃一晃的。